今年三月在東京待了4天,其中一天買了小田急的江之島套票直奔湘南海岸。
我本來就很喜歡搭火車,前一天才剛體驗過荒川都電的路面電車,看過了沿途不太東京的東京街景,稍微感受了下町庶民生活。
那並不是全都很美好,例如在南千住附近的小拳王商店街,我就被突然掏出寶貝來朝著電線桿撒尿的大叔嚇了一跳。但,當然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,比方說,隨便一家路邊小店買的便宜握壽司,就好吃到讓我落淚,簡直完爆所有曾經在台灣吃過的握壽司啊。
以上是題外話。
搭完荒川都電的隔天,來到神奈川,搭上了江之電,同樣是路面電車,感受卻完全不同。
如果說荒川都電是穿梭在都市叢林裡,引領你回到四十年前體驗老日本情懷的時光機,那麼,江之電就更像是任意門。
當電車拐個彎,蔚藍的湘南海岸出現在眼前時,真的會讓人覺得是穿過了任意門,來到地球的另一個角落。
一路搭到鐮倉站。
人很多,還有不少看起來像是外地來旅行的學生。
這條商店街一路往上走就會到八幡宮。
說來慚愧,來之前其實沒做什麼功課,所以當時並不知道這八幡宮的歷史和背景,就只是隨便走走看看而已。
這天剛好是3月11日,在舉行311地震罹難者追思會之類的活動,氣氛莊嚴但不算太沉重。
離開鐮倉,搭上回頭車,我來到今天主要想造訪的地點:鐮倉高校前。
走下月台時,腦海中瞬間浮現的,就是《灌籃高手》中,湘北第一次要跟陵南打練習賽時,赤木櫻木流川等人搭車來到陵南高校前站時的情景。
鐮倉高校,正是漫畫裡陵南高校的模板,《灌籃高手》的大部份場景都是在這附近取材的。來到這裡,雖然是第一次造訪,但週遭的一草一木,一景一物,都有種陌生的熟悉感。
聽著月台上高中生們吱吱喳喳的聊著天,該怎麼說呢?總覺得就好像回到故鄉一樣。
我在facebook的個人資料『高中』那欄寫的是《湘北高校》,每逢有人問我幹嘛耍寶亂寫,我總是認真的回答:「一點都不耍寶,那可是我心靈就讀的母校,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啊!」
《灌籃高手》這部漫畫對台灣的6、7年級生可說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力,但我想,應該很少有人像我一樣,被影響得如此徹底的。
※
在嘉義長大,從國中到高中,我唸的都是全校學生不超過5百人的私立鄉下小學校,在這名為青春的整整6年時間裡,家長和老師彷彿串通好了似的,貫輸給我們的就只有一個念頭:讀書讀書讀書、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……
我的國中時期過得非常灰暗,個性陰鬱不說,整天就只想著要練出絕世武功來成為校園裡打架第一名的高手,總而言之,算是個不良少年。
教科書實在太狹隘,當時的我又找不到其他感興趣的東西,所以好勇鬥狠就成了唯一的樂趣。老實說,當時假若持續那樣下去,很可能後來真的跑去當混混,長大後進黑社會也說不定。
但是某一天,我打架勝利贏來了一本過期少年快報,當時那本快報裡有《灌籃高手》的連戴,內容正好是三井壽帶著一票混混去籃球場裡打架鬧事的劇情。我一看,喝!好帥啊,這部打架漫畫俺喜歡,於是就跑去漫畫店,租了全套回來看。
到現在我還記得,當年,看到了三井壽跪在籃球場上,向安西教練說出「我想打球」那一幕時,心靈受到的震憾。
在那樣的年紀,又有著跟櫻木、三井類似的生活背景的我,深深的被這部漫畫打動了。
之後,原本體育課總是會落跑到榕樹下跟兄弟們抽菸的我,開始拾起籃球,跟隨著漫畫裡櫻木花道的步調,學習運球、上籃、投籃……
並且,再也不打架了。
當年,老師和家人們的警告、處罰、教悔,對當時的我完全沒有作用,但是井上雄彥這部漫畫,沒有任何一句說教,就徹底改變了我。
上高中後,我完全變了個人,比起國中時,開朗、自信多了,或者說有點開朗自信過頭了。「因為我是天才」成了我的口頭禪,做什麼事情都充滿著盲目的信心,彷彿櫻木花道上身一樣。
總之後來,籃球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,一直到很多年以後,在籃球場上摔斷了韌帶為止。
至於除了籃球之外其他部份的人生,也總算是比較走上了正軌,至少,沒有跟國中的兄弟一起跑去道上混,雖然那可能比當上班族好賺的多……
※
在鐮倉高校附近閒晃,不免俗的要去看一下這個超級經典的場景。
這裡肯定常常有灌籃高手迷前來朝聖,因為當我在平交道前面拍照時,幾個路過的鐮倉高校學生一直盯著我掩嘴偷笑,竊竊私語。雖然我日文很破,但是他們的對話中『Slam Dunk』這幾個字還是認得出來的。
當下心裡本來有一個念頭,想要搭訕個路過的高中妹子來扮演晴子,請她在平交道對面跟我揮揮手拍個照,不過,恥力沒有那麼足夠,所以就算了。
天氣很好,我在附近閒晃了很久,還在鐮倉高校前站的廁所裡大了個便,最後才依依不捨告別這個像是故鄉的地方,搭車離去。
回東京前還有點時間,就到江之島逛逛。
這裡的旅客不少,老街頗有風味。
一面登山,一面探訪神社的途中,遇到年輕學生在表演特技。
很美的海岸線,但不知為什麼,我卻失去了興緻。
也許是因為找不到置身於此的意義吧。
直到要離去前,站在這裡,突然又有種奇特的熟悉感湧上心頭,但卻不知道為什麼。
好一會兒後,很神奇的,沒來由的,我瞬間想通了,原來,這裡,江之島海岸,也是曾經出現在《灌籃高手》裡的場景啊!那是整部漫畫結尾的最後一頁……
我還記得當年看完最後一集連載時的心境。
※
坐在大學旁的漫畫店裡,閤上手裡的書,隨著灌籃高手的連載結束,我總覺得,有什麼東西,也在我的身體裡結束了。
「你最喜歡的籃球,正在等著你呢!」
井上雄彥留給櫻木的,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。
而當時的我,卻正處於迷惘中。
上了大學之後,發現課堂上的東西,跟高中時一樣無聊,我不斷問自己,真的還要花四年的時間去讀這些東西嗎?
籃球方面,在大學的比賽裡跟一些國手級的對手比賽過,也大概明白了自己的極限,知道在鬥牛場上逞逞威風還可以,但想要以此為業,還差得遠了。
因此,那時的我完全感覺不到,也想像不到有什麼正在未來等著我。
已經不太記得是怎麼下定決心的,總之,沒多久之後就離開了學校,然後當兵去也。那算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,我揮別了青春和無知,開始慢慢懂得了現實人生的無奈和辛苦。
※
離開江之島,準備踏上回程。
在月台上等車時,我想起了這一天早上在新宿站準備搭車時發生的小插曲。
其實這天的行程一開始就不太順利,才剛在新宿站買好票,就看到電子儀表板上打出「由於小田急線xx站發生人身事故,列車將延後……」
當時我心裡充滿了疑惑,因為這已經是我在東京短短三天裡,看到的第三次「人身事故」了。日文的人身事故,意思跟中文的一樣嗎?我有理解錯誤嗎?如果是一樣的意思,那發生的頻率也未免太高了……
後來跟日本朋友聊,他們告訴我,在東京,人身事故真的是家常便飯,大部份都是自殺臥軌的事件。
難怪在漫畫《GTO》裡,鬼塚英吉撿鮪魚,每天都有case可以接,想當年我看漫畫時心裡還嘀咕著這不合理呢。
看樣子,日本人面對的現實和無奈,可能遠比台灣人更沉重吧?
假如櫻木花道沒當上籃球國手,他將來要靠什麼為生呢?做體力活嗎?應該不會去混黑道吧?
坐在回東京的電車上,看著車廂裡一臉疲憊趕著通勤下班下課的學生和上班族們,我心想,幸好漫畫人物永遠不會長大或變老,可以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。
然後,似乎也對於日本這個創造出許多經典動漫人物、旅行起來很舒服的國家,有了更多的體會。
※註1:雖然《灌籃高手》大部份的場景都在湘南一帶取景,但其實漫畫中的湘北高校原型反而不是位在湘南,而是在吉祥寺附近的武藏野北高校
※註2:據《GTO》漫畫裡的解釋,所謂的『撿鮪魚』這種工作,實際上是指命案現場清理員的意思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所謂心的那股力量,
不就是由心控制的嗎? XD
心中的夢想,
一直有股巨大力量!
即使和自己對話,
讓人稱慕不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