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青春18×2 – 日本慢車流浪記 書後記)
2014年,我從日本旅行歸來後不久,在背包客棧上發表了「青春18 X 2 日本慢車流浪記」這篇遊記。十年之後,由這篇遊記改編的電影終於在台灣及日本上映。而由我自己改編的小說,也在差不多的時間出版。
電影和小說的改編是分開進行的。如果你已經看過由日本的藤井道人導演執導的電影,就會發現小說的內容和電影雖有相似,但也有許多不同。雖然電影與小說都是基於我當年寫的那篇遊記,但畢竟電影的敘事方式和小說相比有著不小的差異,所以,兩者的創作過程基本上是互不干擾的。在寫小說時,我並不知道導演的故事細節,而由於小說是在電影殺青之後才寫完,導演當然就更不會知道小說的內容了。
不論是電影或是小說,改編的過程都可說是一波三折。據我所知,電影方面至少找過六、七個不同的導演及編劇嚐試改編,而小說呢?我總共寫過九個版本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本書,就是第九版。
在這裡主要想聊聊我自己寫這本小說的心路歷程,而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,要聊這件事的話,就得要從很久、很久以前說起了。
距離我上一次出書至今,已經將近十七年了。
很久以前,我曾經以寫作為生。當時在六年左右的時間裡,總共出版過九本書,然後呢?就再也沒有了。
事實上,在寫作生涯的第三年左右,我就開始遭遇嚴重的寫作障礙。若要用一句話來總結我的寫作心病,那就是:完美主義作祟。
當時,我倒也並不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,可是知道歸知道,要克服那就是另一件事了。那個時候,有一種很強烈的使命感,我常對自己說,如果讀者要花上幾個小時讀我寫的書,那麼我就必須讓自己的作品對得起他們的時間和金錢。也因此我對自己寫的東西越來越挑剔,最後,就完全寫不出來了。
基本上,寫作這件事變成一個痛苦的無限循環。我會花上幾小時、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寫出一些東西,然後自己對自己說,這根本是垃圾。接著,就是重寫、重寫、再重寫。
在寫作生涯的最後幾年出版的那些書,事實上都是在不得不交稿的壓力下勉強擠出來的。如果當時我有選擇的餘地,應該不會想讓那些書出版。
我曾經用過哪些拖稿的理由呢?嗯,我想在那段時間裡,我起碼手機壞掉超過十次、電腦壞掉超過二十次、隨身碟壞掉超過三十次……而事實上,那些東西通通都沒有壞過。唯一真的壞掉的,可能是我的腦袋吧……在此誠心的向當年必須不停追著我要稿子的經紀人以及編輯們道歉。(給正在看這篇的拖稿作家們:現在已經進入雲端時代,所以這些理由通通都不能用了喔!)
不誇張的說,那段時間絕對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。我仍然熱愛寫作,但是卻一直寫不出自己熱愛的作品。與此同時,經濟上也陷入了困境,畢竟沒有作品,又哪來的收入呢?
所以在2007年,出版了最後一本書之後,就決定放棄了。當時內心深處隱隱約約覺得,自己大概是沒有寫作的天份吧。既然如此,那就早一點認清自己,另外尋找生命的出路。
聽起來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呢?沒錯,這本書裡的主角吉米,在決定要放棄音樂時的心境,大約就是如此。雖然書裡的主角走上的是音樂之路,而不是寫作,不過我想,那種必須承認自己能力不足,然後放棄最愛的事物的心情,應該都是一樣的。我之所以將男主角命名為「吉米」這個現實生活中大家稱呼我的名字,除了因為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故事之外,有一部份也是因為我在這個角色身上的這種自我投射。
總之,後來我就找了一份工作,上班去也。
進入遊戲軟體產業之後,我很快的適應了新的生活,並且驚訝的發現,原來當一個員工,只需要完成公司交辦的事項,是多麼單純、輕鬆的一件事。也許遊戲開發的工作並不見得比寫作簡單,同樣需要創造力,而且甚至需要更多技能,但是由於我做這份工作並不像在寫作的時候,有那種無可救藥的潔癖,所以當時真的有一種放下了重擔的感覺。
就這樣,我慢慢的放下了自己對寫作的熱愛,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。
然後七年過去了。時間來到2014年。
那年春天,從日本旅行回來之後,某一天我決定寫一篇遊記。雖然我已經放棄了寫作,但是偶爾還是會寫點日記或者雜文,純粹只是自娛。
然而,在寫那篇遊記的時候,除了當時心境上剛經歷的巨大衝擊之外,我猜想,被我自己壓抑了七年的寫作之魂大概也突然爆發了。雖然寫的不是小說,而是結合了遊記和回憶錄文體的散文類型作品。但寫完之後,我自己重讀了好幾次,突然驚覺:這不就是我追求的那種境界嗎?
於是我將它發表到背包客棧。
在那之後,我那禁箇已久的,對於寫作的熱情又再度被燃起。我心想,說不定我的寫作障礙已經消失了,我又可以寫了!那為什麼不重新開始呢?首先,就把這篇遊記改編成小說出版吧!
後來的事大家已經知道了,是的,當時,我根本就還沒有克服我的寫作障礙。一切的過程都是那麼的熟悉,我會花上幾小時、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寫出一些東西,然後自己對自己說,這根本是垃圾。
怎麼會這樣?我不是寫出了那篇遊記嗎?
當時的我還不知道,那其實和我自己身為寫作者的另一個堅持,或者說信念有關。
如果你曾經接觸過寫小說的人,又或者自己曾經嚐試過寫作,那麼你也許聽過一種說法:作家這種生物,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類。
第一類可以稱之為「策劃者」(英文是Plotter)。這種類型的作家,會在實際動手進行寫作之前,進行嚴謹且完整的大綱、人物、世界觀等等的設計。
至於第二類呢?英文裡面稱他們是「讓椅子上的褲子帶著飛的人」(Pantser)。這種作家跟前一類相反,在寫作前完全不會擬大綱,而是單純坐下來,任思緒自由奔馳,想到哪寫到哪。
當然,還有第三類,那就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那一種,英文裡面稱為Plantser。我自己把它理解為類似「栽種者」的意思。
也許你已經猜到了,我呢,可說是百分之兩百的「讓褲子帶著飛」的那一種類型。在這方面,我甚至有一種偏執到近乎瘋狂的信念。我看不起那些預先策劃的寫作者,並認為那完全不能被稱為創作。
有一位美國的作家茱莉亞.卡麥隆曾經說:「所謂的寫作呀,其實是在聆聽來自上帝的聲音。我們不是作家,只是打字員,負責將上帝的聲音記錄下來而已。」
這番話簡直說到我心裡去,在我過往的寫作生涯中,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。
即使後來遭遇嚴重的寫作障礙,我也從來未曾動搖過這個信念。為什麼呢?就是因為這個做法,「有時候」是可以寫出能讓自己滿足的作品的,例如那篇遊記,以及我早期的一些作品。
而且,每次我坐下來的時候,「上帝」也的確都會跟我說話。所以我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寫不出東西,而是事後自己審稿的時候,會退掉大部份上帝的稿而已……
就因為有著這樣的信念,在2014年寫出遊記之後,我又繼續讓褲子帶著我飛了很多年。
在這之間,我的人生一步步的發生了許多變化。我離開了遊戲產業,轉而進入教育科技產業;也結了婚,並且搬到美國居住,開始另一段新的人生。不變的是,我依然沒有再寫出自己覺得滿足的作品。日子一天天、一年年過去,好不容易重新燃起的熱情早已再度熄滅。在改編到第八個版本之後,我幾乎已經放棄這件事了。到後來,曾經的寫作生涯以及對於寫作的那份熱愛幾乎成了一個遙遠的回憶,偶爾回想起來時,只剩下一點酸楚的遺憾。不過,雖然仍是覺得失落,但也許因為已經有過一次放棄的經驗,所以很快的就釋懷了。
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那件事的話,我想,也許現在你並不會看到這本小說。
搬到美國之後,很長一段時間裡還繼續遠距做著台灣的工作,由於時差的關係,上班時間變成是傍晚才開始。也因此,白天就有了很多的空閒時間。
當時我常常跑到家裡附近的社區大學圖書館,看看英文書鍛練英文能力,偶爾也會參加圖書館舉辦的講座。
有一次,圖書館辦了一場「小小作家啟蒙」的講座,說是會邀請一個州裡知名的作家來主持一場寫作工作坊。雖然海報上是寫歡迎十八歲以下的小作家們參加,但就跟青春十八的車票一樣,反正它也沒說十八歲以上就不能參加嘛,所以我就厚顏無恥的混進去了。
結果當天,說好的知名作家因為臨時有事不能來,於是圖書館緊急另外請了一位主持人。到現在我仍然不知道她的身份究竟是什麼,也忘記了名字,只記得,她是一位金髮碧眼,渾身上下散發著知性美的女士。
工作坊一開始,她就介紹了「策劃者」、「讓褲子帶著飛的人」和「栽種者」這三種作者的差別,並且請大家聊聊自己覺得自己比較偏向哪一種類型。
還記得當時,我大顏不慚的用破英文大談讓褲子帶著飛的好處,並且還說了類似「所謂的創作應該是發自內心的,我認為照著大綱寫作,稱不上是藝術創作。」這樣的話。
當時金髮美女主持人只是笑瞇瞇的說了句:「我懂,我曾經也是這樣的。不過後來我稍微嚐試了一下在寫作前先策劃,結果發現,適當的策劃,讓我不但突破了寫作障礙,而且更享受寫作了呢!」
如果是在以前,我肯定會對這番話嗤之以鼻。但是當天,不曉得為什麼,心中卻隱隱約約覺得,說不定我也可以來嚐試看看。也許是因為美女說的話總是比較有說服力吧。
那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小活動,不到三個小時就結束了。後來,我自己看了一些書、找了一些資料,研究了幾個知名作家策畫寫作內容的方法,然後制定了一套我覺得適合自己,不會影響正式寫作時自由揮灑的方法。
而我使用這個方法,寫出的第一部作品,就是你現在手上的這本書了。
寫完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時,我才瞭解到,當初金髮美女簡單的一番話,竟然對我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。雖然她沒有真的教我什麼寫作規劃的方法,但是如果沒有她,恐怕到現在,我還在繼續讓褲子帶著飛吧。
可惜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她是誰。我曾經向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詢問,想著至少可以寫封電子郵件向她道謝,但是,他們都沒有任何關於她的資訊。不曉得是真的不知道呢?還是覺得這位奇怪的亞洲人大叔心懷不軌,因此不想透露……
拉里拉雜的講了一大堆,這篇後記有點寫得太長了。
最後我想說的是,我猜想,不論是寫作、音樂創作、遊戲製作、影視創作或者是任何其他的領域裡,一定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。
因為熱愛,所以在乎;而因為太過在乎,往往也就更容易陷進無法自拔的死胡同裡。也許是遭遇了跟我類似的問題,又也許是遭遇了其他的問題。
美國作家查爾斯.巴克斯特(Charles Baxter)在他的散文集Wonderlands裡說:「失敗,在任何值得經歷的人生中,都是無法避免的。在年輕時連續寫了三本沒人喜歡的小說之後,我才慢慢學會了接受這件事。」
關於如何從失敗中學習,每個人都需要自己去找到自己的解答,而別人所能提供的最好幫助,大概也就是分享自身的經驗而已。就像我從金髮美女的經驗得到啟發,我想,說不定這篇囉哩囉嗦的後記,也對於某些人有一些些意義呢?這麼想著,就忍不住越寫越長了,雖然我不是美女也不是帥哥,說的話可能沒什麼說服力就是了……(咦)
總而言之,這就是我的寫作心路歷程。若要用簡單幾句話來總結的話,那大概就是: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2014年寫的這篇遊記,能夠成功的改編成電影和小說,需要感謝的人很多,若要一一列出,恐怕會讓這篇後記變得更長,所以最後,在這裡我想簡單感謝最關鍵的三個人。
首先要感謝的是江豐和喵導。當初簽下改編電影的合約之後,即使改編難度很高,你們也從來沒有放棄,更沒有只是為了儘快拍出電影而妥協讓步。同時,也因為你們的建議和鼓舞,才更堅定了我寫完這本小說的念頭,甚至到最後這本小說的順利出版,也是由於江豐幫忙向出版社牽線的關係。
最後要感謝的則是我的老婆。不但因為有妳的體諒和支持,讓我可以放假專心寫稿,而且因為有妳的存在,讓我在創造安琪這個角色時,得到了很好的靈感。謝謝妳,至於到時候我寫下一部作品需要請的假,也要麻煩妳預先批准囉。
2023年12月 於 科羅拉多
身為同樣讓褲子帶著飛的人看完沉思消化中
謝謝你的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