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開始寫晨間日記,其實是基於一個很簡單的契機。
那個時候我放棄創作,重新回到職場2年了,每天過著規律的上班族生活,完成了一件又一件公司交辦的任務。
有一次,公司的專案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,簡單來說,專案耗費近一年時間研發的一個工具,實際要派上用場時,大家發現它非常難用。而這個工具對於專案進度又非常重要,眼看專案就要因此而大幅延後完成時間,不知道又會多燒掉多少成本。
當時的我被派上火線救援。
由於我畢竟是個天才(咦?),最後總算想出一些辦法,在最短時間內簡化了這個工具,大家都鬆了口氣。
我還記得那天,我志得意滿回到家裡,像英雄歸來般躺在床上快樂的睡去。
隔天是假日,早上醒來時,可能因為昨天睡得很好,腦袋一片清明,所以開始思考一些很奇怪的問題。
我想起昨天的事,這應該是我當時重新進入職場之後,最大的一個成就了,可是為什麼這個時候回想起來,卻又覺得有點空虛?
我沮喪的想像著,當我七十歲時,跟人聊起我的一生,我可能會說:「啊,想當年,公司的專案差點就被一個笨蛋搞砸了,幸好有我這個天才在……」
這或許的確是值得誇耀的一件事,但是當時的我,就是覺得不對勁。我一直在想,到底是為什麼呢?
左思右想就是沒個頭緒。
然後我想起了我的日記。
其實在開始寫晨間日記之前,我就已經n次立志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,可是從來沒成功過,總是三天曬網兩天打漁,平均一年大概寫不到十篇吧。
那個早晨,我打開那個用來寫日記的word檔,看著上一篇日記的日期居然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了,我突然覺得非常厭惡自己,為什麼竟然會連個日記都沒辦法持之以恆的寫呢?
在那之後,利用書中的一些小訣竅,我克服了一些惰性,開始每天寫日記。三天、七天、一個月、三個月、一年……到現在五年了,無一日中斷。
到現在我還是非常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佐藤傳先生,如果有機會見到他,我真想抱著他親幾下,不過佐藤大叔可能會做惡夢就是了。
如果不是我最終,終於真正的養成這個寫日記的習慣,那麼很可能,那天早上我對於自己人生的迷惑,只會就這麼一閃而逝,然後maybe又隔了半年,才再度思考起自己的人生。
每半年才自我反省、思考一次,那是絕對連個屁用都沒有的。
至於為什麼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克服惰性?答案都在書裡面,非常推薦大家去找來看看。
不過當年我讀的那個版本,查了一下已經絕版了,想看的人應該還是可以找得到,請大家自行解決……
又或者,也可以看看作者這本新作,很類似,大概是改良過的吧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416841